學寶教育旗下公務員考試網(wǎng)站
網(wǎng)站地圖     設為首頁     加入收藏
當前位置:主頁  >> 面試相關  >> 指導   
指導
面試指導:公務員面試考場上的說話技巧
http://www.7ozkvabd.cn       2011-01-24      來源:山東公務員網(wǎng)
【字體: 】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  言語表達能力是面試的重要測評要素,面試中語言技巧使用的優(yōu)劣,直接反映了考生的知識和修養(yǎng)。良好的語言表達技巧,會推動面試的順利進行,協(xié)調考生與考官的溝通,使考官能夠全面了解考生的能力和素質。絕大多數(shù)的考生朋友往往會忽略表達能力的訓練,也很難學習到言語規(guī)范方面的知識,下面我們介紹一些實戰(zhàn)中的言語技巧。

 

  一、“我”字的使用

  二、發(fā)表意見的技巧

  三、怎樣做恰當?shù)慕忉?/p>

  四、如何提升面試語言的邏輯性

  五、借“口”說話

  六、面試用語的“禁忌”

 

  一、“我”字的使用

 

  1. 減少“我”字的使用頻率

 

  在考場上,考生極力向考官推銷自己:“我”適合這份工作;“我”畢業(yè)于某某學校等等。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多數(shù)人既有展示自我的欲望又有不愿意做別人的觀眾的心態(tài),因此在考生痛快地使用“我”的時候,考官可能已經(jīng)厭煩了。

 

  2. 盡量變單數(shù)的“我”為復數(shù)的“我們”

 

  3. 用較有彈性的“我覺得”“我想”來代替強調意味很濃的“我認為”、“我建議”等詞語,以起到緩沖作用

 

  4. 使用“我們”的替代語,如“大家”等,以轉移“我們”的語義積累作用

 

  5. 對“我”字作修飾和限定,如,“我的拙見”“我個人的看法”等

 

  6. 在符合語法的情況下省略主語“我”,如將“我認為這是一次成功的運作”省略主語變?yōu)椤斑@是一次成功的運作”

 

  總之,除了在明確主體、承擔責任的語義環(huán)境下,應慎用和巧用“我”字。

 

  二、發(fā)表意見的技巧

 

  針對某一問題考生能否發(fā)表合理的、深刻的、有建設性的觀點,是公務員面試中的一項常規(guī)的而且是重要的測評項目。為了爭取考官的認可,考生除了要具備真才實學能夠發(fā)表真知灼見,也要掌握表達自己觀點的藝術,以此來促進考官對自己觀點的理解和接受。

 

  1. 考官提問時請考生注意聽,抓住考官提問的要點,同時合理組織自己的語言,考官未說完,絕不能打斷其話頭,靜待考官說完后再從容不迫地發(fā)言。

 

  2. 保持與考官的及時溝通。發(fā)言時,一定要密切觀察考官的反應;考官未聽清楚,要及時重復;考官表示困惑,要加以解釋或補充說明;如果考官流露出不耐煩的情緒,請自己結束話題,而不要等到被打斷。

 

  3. 不要固執(zhí)己見,應該允許考官提出相反意見,并且虛心傾聽,真誠請教。若經(jīng)過討論仍堅持自己的觀點,也要記住不要明確否定考官的意見(盡管實質上已經(jīng)這樣做了),同時尊重考官的意見。

 

  4. 當問題屬于中性或不易引起爭論時,可直接坦率地提出自己的觀點。

 

  5. 當自己的觀點不易被接受時,可以使用“層層遞推法”和“反證法”。

 

  前者指先從考官易接受的但離你的真實主題較遠的觀點談起,逐步接近你的真實觀點——以清晰的邏輯和考官們充分的思想準備,去推銷你的觀點。后者是指用“相反”的方法提出觀點,然后逐步去證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,最終闡明你真正的觀點。人們反對錯誤的觀點往往比接受正確的觀點更容易。提供確切的信息支持自己的觀點,當考生提供了確切詳實的論據(jù),而不是僅提自己的主張時,你的觀點就容易被接受。

 

  三、怎樣做恰當?shù)慕忉?/strong>

 

  在面試中解釋是常用的表達方式。解釋的目的是將考官不明白或不了解的事實、觀點說清楚,或者是闡釋某件事的原因,還或者是將考官的誤解及時澄清。

 

  “解釋”本身并不難,但要使自己的解釋達到預期效果,這就需要一定的原則和技巧了。

 

  1. 解釋的態(tài)度應端正

 

  考生在做解釋時,不能因為考官要求你解釋的問題太簡單而表現(xiàn)得不耐煩或自傲,很多時候,考官并不是真的不懂或沒聽清,他們也不是想搞清楚你到底懂多少??脊僖罂忌忉屇骋粏栴},往往考察的就是考生會不會解釋??忌膊荒芤驗樽约罕徽`解或自己的回答被懷疑,需要自己做出解釋,而感到委屈和不滿??忌谧鼋忉寱r必須態(tài)度誠摯,用富有情感的語言來說明問題。

 

  2. 應適時收尾

 

  當解釋實在難以奏效時,考生不必著急,“話不投機半句多”。如果考官已經(jīng)做了某個判斷,考生往往很難改變他的觀點,這時轉移話題是最好的解決辦法。而考生若抓住這個問題不放,非要讓考官明白,那樣就可能將考生與考官的關系弄僵。

 

  3. 有理有據(jù)

 

  解釋其實就是闡明考生的論點和論據(jù)。在你確鑿的證據(jù)和一定的邏輯推理的支持下,考官將很容易接受考生的解釋。

 

  4. 實事求是

 

  解釋時若真實情況難以直言,請考生不要尋找借口,強詞奪理,更不能巧言令色,憑空編造。該解釋的,就講明客觀原因,表明自己態(tài)度;不該解釋的,不要亂加說明。

 

  考生若有不便直說的或考生不愿在考場表露的,可以如實向考官說明并請求他們的諒解。

 

  5. 承擔責任

 

  當考生被要求解釋自己過去工作中的失誤或某些不足時,若僅僅說明事情的經(jīng)過而回避自己的責任,就不明智了。欲通過自己的解釋獲得考官的信任和諒解,考生最好勇于承擔責任。請放心,對此考官不會只注意“錯誤是誰造成的”,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是“誰承擔的責任并做了怎樣的解釋”。在自己承擔責任時,要就事論事,將責任嚴格限定于所解釋的事情上,不要隨意擴大。有的考生誤以為自己承擔的責任越大,就表明自己的態(tài)度越誠懇,這種誤解后果會很嚴重。有的問題甚至只需自己承認自己的失誤或不懂,不用解釋。例如考生遲到五分鐘,除非有確實的理由,否則不要解釋,誠懇地向考官道歉就可以了。

 

  6. 間接解釋

 

  即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解釋,包括自己原單位領導、大學的老師、獎狀證書等書面材料以及媒體資訊等等。引用第三者的身份進行解釋將增強自己解釋的客觀性和說服力。

 

  四、如何提升面試語言的邏輯性

 

  考生的發(fā)言需簡潔、精煉,談吐流利、清楚,以中心內容為線索,展開發(fā)揮??忌灰獤|拉西扯,將主題漫無邊際地外延。為了突出自己的中心論點,考生可采用結構化的語言。回答問題時,開宗明義,先做結論,然后再做敘述和論證,條理清晰地展開主要內容。當然也要避免議論冗長。

 

  1. 避免表達含糊和有歧義

 

  如有考生敘述大學期間某次期中考試期間,他以學生會干部的身份發(fā)起了一次“考試不作弊”的活動。該考生用“中考”來指“期中考試”造成考官們誤以為初中畢業(yè)升高中的考試。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歧義用語。

 

  2. 指代清楚

 

  口語不同于書面語,后者可以大量使用代詞,而讀者有足夠的視覺空間容納上下文,因此,代詞使用得多沒關系。而口語速度快,如果代詞用的太多,考官難以根據(jù)上下文(根本無下文)來分清指代關系。尤其是“他”“她”“它”在口語中是分不清的,因此考生在考場上為了避免指代不清造成的誤解,可以少用人稱代詞,能用姓名的地方盡量用姓名。

 

  3. 情節(jié)敘述需提供確切信息

 

  有些考生回答問題,不緊扣題意,泛泛而談,例如被問到對過去的某件過失怎樣認識時,考生回答:“有一次我做錯了一件事情,我覺得……”這樣的回答由于未提供足夠的信息,是沒有意義的。

 

  4. 避免使用語義含糊的詞語或句式

 

  有些詞語本身就語義含糊,一些句式也是這樣,如:“可能”“也許”,“如果必須做出結論的話……”等。

 

  5. 不要隨意省略主語

 

  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口語可能很隨便,經(jīng)常在談話的雙方都明白時省略主語,如:“昨天去哪了?”對方不會聽不懂。但考場上既使雙方都能理解的情況下,也最好不要隨意省略主語。面試考場上應使用較正式的口語,尤其是必須注意對考官的稱呼不能省略,如考生詢問“我的觀點對嗎?”就不如“劉處長您認為我的觀點對不對?”的說法好。

 

  6. 不用方言。

 

  除非考官同意,否則考生在考場上盡量使用普通話。有些特殊的職位可能要求會某種方言則另當別論??忌袝r發(fā)現(xiàn)某考官是同鄉(xiāng)時,情不自禁地說幾句家鄉(xiāng)話,這倒不打緊,但注意適可而止。 另外,考生不要在語言中夾雜外語,如不時地蹦出些:“Thank you/OK/Yes”等。

 

  7. 可以在話題末尾做一個小結

 

  對于一些時間、空間、邏輯結構不明顯的敘述或較長的一段話,考生可以在結尾言簡意賅地做一個小結,給考官一個清晰、完整的感覺。

 

  8. 增強談話的邏輯結構

 

  考生可以多使用一些連接詞,加強句與句之間的承上啟下,并突出邏輯關系。

 

  五、借“口”說話

 

  面試時的很多問題是直接針對考生提的,需要考生正面做出回答。而其中的有些問題如果考生“借口說話”可能效果會更好。例如考官詢問:“你認為自己大學期間的成績優(yōu)秀嗎?”那么考生如果正面回答:“我想應該是不錯的吧!”就很難有說服力。而如果考生借用他人的“口”來證實自己,就會有效得多。例如“我本科四年三年拿到了一等獎學金,畢業(yè)時被評為優(yōu)秀畢業(yè)生。由于在專業(yè)上取得了一定成績,我系唯一的一名中科院院士沈教授讓我進入他的實驗室,并對我的工作做了中肯的評價。畢業(yè)前,在沈教授指導下,我在刊物上發(fā)表了一篇學術報告,該刊物的總編認為這篇報告觀點新穎、內容翔實……”

 

  借口說話在具體應用時,要注意“借的口”——選擇的人或事物應該是考官能接受、能認可的。如果考生說:“我母親一直認為我很聰慧……”就似乎不太合適,因為自己的親人對自己的評價不夠客觀和權威。此外,考生還應盡量將這種方法表達得委婉含蓄一些。有位考生對考官說:“某局劉局長來我校參觀時,對我做了很高的評價,并歡迎我畢業(yè)后來本局工作……”這樣會令考官感到考生抬出某領導來壓自己,未免會有抵觸之意。

 

  借口說話,既不能大張旗鼓、盛氣凌人,又不能無中生有、憑空捏造。只要避免了這幾點,“借口說話”的技巧就能恰當?shù)剡\用。

 

  六、面試用語的“禁忌”

 

  1. 自己和自己搶話也不讓別人插話

 

  有些考生前一句話剛完馬上又搶著說下一句話,并在話題連接的部分插入無意義的“所以……”“而……”等連接詞,讓自己的語言水泄不通,難以讓考官插話以做出適當?shù)捻憫?,例如某考生這樣說:“我要說的就是這些……所以……換句話說……”。

 

  2. 語言的反復追加

 

  當考生說話時反復重復某一句話或經(jīng)常補充前面的話,就會令考官煩躁了。

 

  3. 確定性的兩個極端

 

  語義的確定性應適時而定。有些考生形成一種語言習慣,經(jīng)常使用絕對肯定或很不確定的詞語。例如一些考生總是說:“肯定是………絕對是………當然了……”,另一些考生卻老把“也許、可能、大概、差不多,還可以吧”等掛在嘴邊。這兩種情況都應該避免。

 

  4. 語言呆板,重復使用某種句式或詞語

 

  如果考生回答每一個問題都像小學生解問答題一樣:“因為……所以……”那么即使其內容再精彩,也會令考官乏味??忌鷳M可能地變換句式,使用同義詞或近義詞等。例如“因為”就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換用成:“因此、由于、由于這個原因、之所以……是由于……”等等。

 

  5. 不要隨便擴大指代范圍

 

  有的考生經(jīng)常使用“眾所周知……正如每一個人了解的那樣……”等話語,似乎面試考場應該加入更多人。這樣的說話易造成考官逆反心理:“我就不知道……”。

 

  6. 去掉口頭禪和伴隨動作

 

  一個人的“言語形象”也可能帶著一些反復使用的口頭禪“那個、然后”等以及諸如揚眉、歪嘴角、搔頭發(fā)、抹鼻子的伴隨動作。



互動消息